历史学院-政管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坊
第1期成功举办
为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,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,激发新的问题、思想和方法,提高年轻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,培养复合型人才,2024年12月19日,我院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历史学院-政管学院青年教师工作坊。历史学院党委书记吴轶群、科研副院长姜海龙(武汉大学援疆)携赵毅、武强、向洪波老师,政管学院党委书记郭沅鑫、科研副院长黄晨(中国人民大学援疆)携李志杰、侯鹏飞、陈琨老师齐聚一堂,以“高水平、交叉学科研究论文写作漫谈”为主题开展学术对话。本期工作坊由郭沅鑫书记主持。
首先,郭沅鑫书记介绍了开展本次活动的目的和意义,然后郭沅鑫书记和吴轶群书记分别介绍了参会教师的情况。接下来两个学院的老师就如何进行高水平、交叉学科的研究进行了交流。
政管学院由黄晨、李志杰、侯鹏飞、陈琨老师先后发言,他们的研究方向包括国家构建、国际关系、政府治理、科研统计等。他们结合自己的代表性论文:《国家兴衰的精英基础——精英吸纳、精英网络与魏、蜀、吴三国国家构建的不同命运》、《职能部门间的横向加码:运行机理、现实功能与优化路径》、《Like knows like? Arms trade between South Korea and Poland》、《The dual dimension of scientifc research experience acquisition and its development》,介绍了在确立论题、获取材料、选择方法、推到结论等方面的经验。
历史学院的姜海龙、赵毅、武强、向洪波等四位老师先后发言,他们的研究的方向包括了传播史、边疆政治史、城市地理史、思想史等。他们结合自身研究成果对上述代表性论文进行了探讨,并就如何开展历史学、政治学、公共管理之间的交叉研究进行了展望。尽管研究领域各不相同,但通过讨论,老师们达成了很多共识,比如在问题选择上,要选择古今都存在,古今都重要的问题;在研究时段和案例的选择上,要注意纵横向的结合;在方法上,除了文科传统的研究方法,要善于使用统计方法、网络方法等。
研讨最后,郭沅鑫书记和吴轶群书记对两个学院的这次尝试给予了高度评价,表示应该形成延续性的对话机制,并拓展到其他学院之间。双方希望,跨学科、跨领域、跨学院的合作,能为老师们的科学研究和论文发表打开新的思路,助力科研创新。


